当前位置: 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 / 研究生教育 / 导师信息 / 正文
日期:2021年09月17日
教师信息 |
||||||
姓 名 |
杨会巾 |
性 别 |
女 |
|||
职 称 |
副教授 |
|||||
办公电话 |
16627525101 |
电子信箱 |
huijiny(at)henu.edu.cn |
|||
系室分类 |
计算机系 |
|||||
个人主页 |
暂未填写 |
|||||
研究方向 |
||||||
农业遥感,图像处理 |
||||||
教育及工作经历 |
||||||
2020.12-至今 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,工作 2016.9-2020.12 武汉大学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,摄影测量与遥感,工学博士 2013.9-2016.7 中国科学院大学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,测绘工程,工学硕士 2008.9-2013.7 安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,地理科学,理学学士 |
||||||
社会及学术兼职 |
||||||
暂无 |
||||||
奖励及荣誉 |
||||||
暂无 |
||||||
主讲课程 |
||||||
数字图像处理 |
||||||
论文著作 |
||||||
[1] Yang Huijin,Pan Bin,Li Ning,Wang Wei,Zhang Jian,Zhang Xianlong. A systematic method for spatio-temporal phenology estimation of paddy rice using time series Sentinel-1 images[J].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, 2021, 259, 112394. (国际顶刊,SCI1区Top) [2] Zhang Xianlong,Chan Ngai Weng,Pan Bin,Ge Xiangyu,Yang Huijin. Mapping flood by the object-based method using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and interference coherence of Sentinel-1 time series[J].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, 2021, 794, 148388. (SCI1区Top) [3] Yang Huijin,Pan Bin,Wu Wenfu,Tai Jianhao. Field-based rice classification in Wuhua county through integration of multi-temporal Sentinel-1A and Landsat-8 OLI data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Geoinformation, 2017, 69, PP. 226-236. (SCI1区Top) [4] Li Xiaoyu,Liu Lijuan,Yang Huijin,Li Yan.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bon flux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 drip-irrigated, film-mulched cotton field in arid region.[J]. PloS one. 2018(2), PP e0192467. (SCI3区) [5] 吴文福,邵振峰,杨会巾. 全极化SAR图像的建筑物提取研究[J]. 测绘科学,2019,44(11):143-147+155. [6] 杨书雅,杨会巾,刘丽娟,李小玉.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田防护林景观格局评价[J].生态学杂志,2017,36(06):1690-1698. [7] 杨会巾,李小玉,刘丽娟,马金龙,王进.基于耦合模型的干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[J].应用生态学报, 2016, 27(06):1750-1758. [8] 杨会巾,刘丽娟,马金龙,王进,李小玉.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反演干旱区净初级生产力的尺度效应[J].生态学杂志,2016,35(05):1294-1300 [9]马金龙,刘丽娟,李小玉,王进,杨会巾.干旱区绿洲膜下滴灌棉田蒸散过程[J].生态学杂志,2015,34(04):974-981. |
||||||
科研项目 |
||||||
[1] 2022-2024: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基于时域散射特征的水稻种植面积自动提取研究,30万,主持. [2] 2015-2018: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干旱区农田防护林网对绿洲水碳过程的影响,96万,参与. [3] 2013-2016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绿洲水分利用效率多尺度研究,75万,参与. |
||||||
专 利 |
||||||
暂无 |
||||||
其 他 |
||||||
雷达信息处理团队现有7名教师,其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1人、校聘副教授3人,师资队伍雄厚,科研经费充足,科研氛围浓厚,可协助推荐工作和继续深造! 研究团队可招收: 博士研究生:软件工程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:电子信息(计算机技术方向) 欢迎同学们报考我们团队的研究生! 研究对象简介: 微波成像雷达(又称合成孔径雷达,简称SAR)是一种快速发展的对地观测传感器,能够全天时,全天候获取高精度、连续覆盖的地面散射信息、地面高程信息和地表形变信息,具有地表多维度成像能力,已在地形测绘、重大工程设施形变监测(铁路、桥梁、大坝和摩天大楼等)、全球环境变化(冰川消融、冻土退化、冰川漂移、极地冰层变化等)、灾害监测评估(地震地壳形变、火山运动、山体滑坡、区域地面沉降等)、能源资源勘查(油气田开采、矿藏资源开采、地下水抽采等)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 |
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