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 / 研究生教育 / 导师信息 / 正文
日期:2019年02月27日
教师信息 |
|||||||
姓 名 |
周毅 |
性 别 |
男 |
|
|||
职 称 |
教授/博士生导师 |
||||||
办公电话 |
18736900929 |
电子信箱 |
zhouyi@henu.edu.cn |
||||
研究方向 |
|||||||
无人驾驶与车路协同;车联网与智能交通;多智能体协同优化;图神经网络与图数据挖掘 |
|||||||
教育及工作经历 |
|||||||
2011.12- 至今, 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,人工智能学院,教授; 2014.09-2015.09,加拿大滑铁卢大学,BBCR车联网研究中心,博士后; 2008.09-2011.09,同济大学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,获工学博士学位; 2011.06-2011.12,中科院上海高研院,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,客座研究员; 2010.10-2011.03,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(NII),协作通信研究部,访问学者; 2009.03-2009.09,奥地利电信研究院(FTW),信道建模研究中心,访问学者; 2005.09-2008.07,广西大学,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,获工学硕士学位; 1998.09-2002.07,空军第一航空学院,航空电子工程系,获工学学士学位。 |
|||||||
社会及学术兼职 |
|||||||
河南省车联网协同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,主任 河南省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专业委员会,主任 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智能交通协同技术重点研究所,所长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平行智能专委会,专家委员 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车联网专委会,专家委员 中国大数据应用联盟第一届人工智能专委会,专家委员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,理事 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,常务理事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,首席科普专家 |
|||||||
奖励及荣誉 |
|||||||
1)2020年,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“学术创新奖” 2)2020年,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3)2019年,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4)2019年,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“挑战杯”优秀指导教师 5)2019年,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6)2018年,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硕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7)2017年,开封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8)2016年,中国高清大片免费大片优秀共产党员 9)2013年,河南省信息技术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 |
|||||||
主讲课程 |
|||||||
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嵌入式原理与接口 专业英语(研究生) 概率图模型(研究生)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(研究生) |
|||||||
论文著作 |
|||||||
【代表论文】 1)图神经网络驱动的交通预测技术:探索与挑战,物联网学报,2021.08(第一作者) 2)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部署及能效优化策略,物联网学报,2019,3(2): 47-55(第一作者) 3)QoE-driven Adaptive Deployment Strategy of Multi-UAV Networks Based on Hybrid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,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,Mar 2021(一区Top,第一作者) 4)Planning While Flying: A Measurement-Aided Dynamic Planning of Drone Small Cells,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,Vol.6,No.2,Apr 2019(一区Top,第一通讯) 5)Air-Ground Integrated Mobile Edge Networks: Architecture,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,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,Vol.56,No.8,Aug 2018(一区Top,第一通讯) 6)Multi-UAV Aided Networks: Aerial–Ground Cooperative Vehicular Networking Architecture,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Magazine,10(4):36-44,Dec 2015(高被引,一区Top,第一作者) 7)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ehicular Device-to-Device Underlay Communication,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,Vol.66,No.6,June 2017(二区SCI,第一通讯) 8)Security in Edge-Assisted Internet-of-Things: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,Science China - Information Sciences,Vol.63,No.12,2020(二区SCI,第一通讯) 9)Virtual-Grid Based Traffic Control Strategy with Multiple Intersections Collaboration,IEEE Access,Vol.6,July 2018(二区Top,第一通讯) 10)Joint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for Small Underactuated USV Based on Mobile Computing Technology,IEEE Access,Vol.7,July 2019(二区Top,第一通讯) 11)A fuzzy-rule based data delivery scheme in VANETs with intelligent speed prediction and relay selection,Wireless Communications & Mobile Computing,Aug 2018(四区SCI,第一作者) 12)UAV-Aided Data Delivery Scheme Based on Opportunistic Virtual Intersections for Smart Transportation Networks,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,Dec 2019(四区SCI,第一通讯) 【代表著作】 1)[美] Francis daCosta 著,周毅译,“Rethink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- A Scalable Approach to Connecting Everything”,《重构物联网的未来:探索智联万物新模式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6.03 2)[美] Arvind Sathi 著,周毅译,“Cognitive Internet of Things - Collaboration to Optimize Action”,《万物赋能:撬动认知物联网的未来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8.09 |
|||||||
科研项目 |
|||||||
1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62176088),“复杂场景下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认知与群智演化策略研究”,主持,2022.01-2025.12 2)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(2021Szvup029),“5G-V2X赋能的边缘计算与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”,主持,2021.09-2022.12 3)河南省示范型国合基地培育项目(“双一流”建设),“5G-V2X车联网协同关键技术”,主持,2019.01-2021.12 4)河南省“5G+智慧交通”重点示范项目,“无人驾驶与车路协同示范应用基地”,主持,2019.06-2021.12 5)广东省科技特派员重点项目(GDKTP2020048500),“基于5G-V2X的车路协同感知与主动安全策略”,主持,2020.09-2021.09 6)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-国际合作项目(182102410050),“面向智慧交通的车联网群智感知与建模方法研究”,主持,2018.01-2019.12 7)国家军委十三五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项目(61403120402),“基于群体智能的移动感知器网络研究”,联合主持,2018.01-2019.12 8)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(2016GGJS-018),“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ADAS主动安全技术研究”,主持,2016.12-2019.12 9)中国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(NGII20151005),“基于HIL的IPv6车联网协同仿真平台”,主持,2016.01-2018.06 10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(61304132),“分布式移动通信场景下的参数化信道建模及预测优化机制研究”,主持,2014.01-2016.12 11)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-国际合作项目(134300510049),“车联网协同控制体系评估模型的研发”,主持,2013.12-2016.12 12)江苏省苏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(CSRC1712),“智慧港口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开发及产业化”,主持,2017.07-2020.06 13)江苏省“双创博士”计划项目(SCH201893),“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的系统研发及产业化”,主持,2018.09-2020.09 |
|||||||
专 利 |
|||||||
【发明专利】 1)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多模态车辆轨迹预测方法,CN202110406570.0 2)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,CN202011157093.0 3)一种基于强化时空图神经网络的交通预测方法,CN202011127925.4 4)一种基于路边单元机器学习的车辆定位方法及系统,CN201810819292.X 5)一种基于跨层协同架构的车辆智能网联测试系统,CN201610093284.2 6)一种基于可靠消息广播机制自组织网络的港口车辆智能网联系统,CN201610093283.8 7)一种基于空地信道探测的高速公路车辆感知系统及感知方法,CN201410087715.5 8)一种基于低复杂度建模的车联网多维信道感知系统,CN201310385954.4 9)面向停车服务的车联网系统,CN201510638361.3 【软件著作权】 1)基于RGB-D深度相机的机器人位姿估计与实时建图系统,2019SR0723511 2)基于LSD-SLAM的机器人视觉定位与实时建图系统,2019SR0844174 3)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系统,2019SR0723515 4)3D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分割系统,2019SR0723508 5)智能化路口主动决策引导软件,2019SR0706036 6)交通视频智能感知分析系统软件,2010SR062151 7)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通用仿真平台软件,2010SR062075 8)移动信道仿真与分析软件,2010SR058833 |
|||||||
其 他 |
|||||||
欢迎报考车联网协同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,攻读博士/硕士研究生。实验室与美国密歇根大学、加拿大滑铁卢大学、加拿大女王大学等国际名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,国际合作资源丰富,互访交流渠道畅通,优秀研究生可推荐出国访学、攻读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。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: 1)车联网协作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2)车联网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3)空地一体化协同组网关键技术研究 4)5G-V2X车路协同与边缘计算关键技术研究 5)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6)车联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7)车联网V2G与新能源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|
|||||||